在大众认知里,自闭症常被蒙上一层误解的面纱,不少人简单地将其与弱智划等号。事实上,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今天,就通过 5 大关键特征,帮大家重塑对孤独症的理解,摘掉那顶错误认知的 “帽子”。
一、社交障碍:心门紧闭的孤独世界
自闭症患者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显著缺陷,这是其核心特征之一。他们往往对他人的存在缺乏关注,与人目光对视较少,像是生活在自己的平行世界,难以与外界建立有效的社交连接。例如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其他小朋友们嬉笑玩耍、相互交流,自闭症儿童却可能独自待在角落,对周围热闹的场景视而不见,对他人的主动邀请也无动于衷。这种社交障碍并非他们故意为之,而是大脑处理社交信息的方式与常人不同,导致他们在理解他人意图、情感和参与社交互动时困难重重。
二、语言发展迟缓:表达的无声困境
多数自闭症患者存在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正常孩子在幼儿期开始牙牙学语,逐渐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而自闭症儿童在这方面往往滞后许多。有些孩子可能开口说话的时间比同龄人晚几年,甚至部分患者可能终生无法用语言进行有效交流。即便能够说话,他们的语言运用也常常存在异常,比如说话像鹦鹉学舌,重复他人的话语,或者说话缺乏语调变化,显得生硬刻板。例如,问一个自闭症孩子 “你今天吃了什么?”,他可能只是机械地重复这句话,而不是回答自己的饮食情况。这并非他们智力低下学不会语言,而是大脑语言中枢的发育和功能出现了偏差。
三、重复刻板行为:独特的行为模式
重复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又一典型特征。患者会频繁、持续地做出一些重复性动作,如拍手、摇晃身体、旋转物品等,而且这些行为往往是无目的的。他们可能会长时间专注于旋转一个瓶盖,或是不停地开关门,乐此不疲。在生活中,他们还会对生活环境和日常活动的秩序有着严格要求,一旦被打乱,就会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和不安。比如每天必须按照固定的路线上学,吃饭时餐具必须摆在固定位置,稍有变动就会哭闹、发脾气。这种刻板行为源于他们对世界的独特感知和理解方式,通过这些重复行为来获得一种安全感和秩序感。
四、兴趣狭窄:小众领域的深度沉浸
自闭症患者通常对某些特定的事物或领域表现出过度的专注和强烈的兴趣,且这种兴趣往往非常狭窄。他们可能对汽车的车牌号码、火车时刻表、地图等小众事物痴迷不已,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记忆。例如,有的自闭症孩子能准确记住城市里所有公交线路的站点和发车时间,对其他日常事物却兴趣缺缺。这种独特的兴趣偏好并非因为智力局限,相反,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内,常常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记忆力和专注力,只是他们关注的范围与大众普遍兴趣大相径庭。
五、感知觉异常:别样的感官体验
自闭症患者在感知觉方面存在明显异常,对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的感受与常人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对光线、声音过度敏感,普通的灯光会让他们觉得刺眼难忍,正常音量的声音在他们耳中却如同噪音,导致他们会捂住眼睛或耳朵,避免接触这些刺激源。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对疼痛、温度等感觉迟钝,受伤了也浑然不觉。比如在冬天,其他孩子都觉得寒冷,自闭症孩子却可能穿着单薄的衣服在户外玩耍,对低温没有明显反应。这种感知觉的异常影响着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和体验,也是导致他们行为表现特殊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闭症绝非弱智,它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患者们以独特的方式感知和体验着这个世界。了解这些特征,是消除误解、给予自闭症群体理解与支持的第一步。希望通过今天的介绍,能让大家对孤独症有全新的认识,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包容、友善的社会环境。
关注 科大专科官方微信
温馨提示:倘若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精神疾病的最新信息,您可以拔打太原失眠抑郁中心免费咨询热线:0351-6999992;或请点击咨询在线咨询。提供精神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帮助你更好的恢复健康。
热点关注 Hot spots
科大团队 Pundits 更多>>